大三阿语生的亚历山大留学日记:在古老港口城市,遇见全新的自己

作为一名阿拉伯语专业大三的学生。此刻我正身处埃及亚历山大,伴着地中海的微风,开启为期一年的留学之旅。这座矗立千年的港口城市,不仅让我在街头巷尾的对话中锤炼了阿语,更让我在触摸历史、感受文化的过程中,遇见了全新的自己。

当初选择亚历山大,正是被它独特的气质吸引。作为埃及第二大城市,它依偎着地中海,曾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首都。在这里,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浓郁的阿拉伯风情交织,对阿语学习者来说,简直是 “天然的课堂”。我常漫步街头,看阳光洒在古老的庞贝柱上,听现代化图书馆里传来的翻书声。每走一步,都像在与阿拉伯文化对话,这种沉浸式的氛围,是课本里学不到的珍贵体验。

从前在课堂上,我总在反复背诵语法规则、记忆词汇,可真到要用时,却总有些 “怯场”。但在亚历山大,语言成了生活的必需品,也成了最好的 “练习册”。在集市里,我会试着和商贩讨价还价,从 “这个多少钱” 到熟练说出 “能再便宜一点吗”;在咖啡馆,我和当地朋友闲聊,从天气聊到生活,慢慢摸清了亚历山大方言的特点。这些真实的对话,让课本里的阿语 “活” 了过来,我的听说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飞速提升。

作为一名阿语生,最幸运的是能以语言为桥,更深入地触摸埃及的历史。这段时间,我走过了不少地方:在凯特贝城堡,我站在亚历山大灯塔的旧址上,听当地导游用阿语讲述它从灯塔到军事堡垒的变迁,三角防御布局里藏着的智慧,让我对这座城市的过往有了新认知;在开罗,我望着胡夫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,听懂了导游口中 “古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”,那些曾经在书本里看到的故事,此刻都变得鲜活起来。正是因为能听懂阿语讲解,我才能捕捉到更多历史细节,真正感受到阿拉伯文明的厚重与璀璨。

除了语言和历史,亚历山大的美食也给了我太多惊喜。这里的食物融合了地中海的清爽和阿拉伯的浓郁,每次品尝都是一次 “小探险”。街头的 Kushari 是我的最爱,米饭、豆类、通心粉拌在一起,再浇上特制酱料,一口下去满是满足;海边的海鲜大餐更是新鲜,刚捕捞上来的鱼简单烹饪,就带着大海的鲜甜。这些美食不仅填满了我的胃,更让我从饮食里,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活力。

回望这段留学时光,我收获的远不止语言能力的提升。初到这里时,面对陌生的环境,我也曾迷茫不安,但慢慢的,我学会了自己规划生活、解决问题,变得更加独立和勇敢。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段经历,我对阿拉伯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,也更加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—— 我想继续深耕阿语,做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
现在,我的亚历山大之旅还在继续。这座既有历史沉淀,又充满生机的城市,每天都在给我新的惊喜。我期待着接下来的日子里,能解锁更多故事,在阿语学习的道路上,收获更多成长。

(供稿:陈佳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