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院举办“专业融合、路径双元、陪伴育人”专题研讨,探索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

2025年4月28日,我院迎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东语学院副院长、软件学院院长、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史琳教授一行,我院单俊院长、钟伟书记热情接待。当日下午3点,在第三教学楼309会议室,一场聚焦“数智时代日语专业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”的专题研讨成功举行,我院全体教师踊跃参与。

史琳教授履历丰富,作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,在教学和学术领域成果丰硕,参与国社科课题1项,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12项,出版多部专著教材,发表20余篇论文。其主要研究方向涵盖日语语言文学、翻译以及“日语+IT”跨专业人才培养等。培训期间,史琳教授深入剖析数智时代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方向。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以培养卓越外语人才为目标,积极开展国际合作,探索“日语和IT专业”新文科实践,构建“专业融合、路径双元、陪伴育人”的“日语+IT”培养模式,致力于造就日语能力优、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能力强的国际化应用型复合型人才。       

在专业融合上,该模式紧跟时代趋势,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。通过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联合培养,开展“3+1+X”本硕贯通项目,已有175人在日本攻读硕士学位,升硕合格率达95%。同时,借助现代产业学院,与NTT、东软等企业合作,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,提升学生实战能力,日语N2合格率达到80%。
        路径双元方面,创新性运用“U校园”平台重塑课程体系。平台资源丰富,涵盖课件、影视资料、题库等,其互动功能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进度、调整教学策略。以口语课程为例,语音评测功能和针对性辅导活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。此外,相关教材具有思政元素多维渗透、语法体系分层进阶、分层教学适配目标、数字资源赋能课堂等特点,构建起线上线下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。而且,通过中外“双校园”本硕贯通模式,让学生获得国际化体验,提升竞争力;“产教融合”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,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,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提升。


        陪伴育人上,将“关爱赋能”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程。“关爱”体现在应用养成教育理论,关注学生学习困难、生活困扰和心理问题,开展各类活动。实施“一对一”双导师制度,由日语专业教师和IT专业教师分别担任专业导师和实践项目导师,全方位陪伴学生成长。“赋能”则通过开展日语专业与工科双学位跨专业双修,规模化实现国际硕士对接,助力学生全面发展。
         参训教师纷纷表示,此次培训收获颇丰,为学院在数智时代推进外语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,在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、数字化教学平台深度应用、跨学科融合发展等方面深受启发,认识到加快专业转型升级、探索“外语+”复合型人才培养新路径的紧迫性。


       本次培训为我院小语种专业在数智时代的创新发展指明方向。学院将以此为契机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持续推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,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。